当前位置:首页 > 读后感 >

2023年《造房子》读后感3篇

时间:2023-01-02 08:45:04 来源:网友投稿

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  这几天看王澍的《造房子》,才看了开头一部分,但忽然意识到,人的思维方式和层次确实可以有多种可能性。  由于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固有的心理倾向,大多数人是相对缺乏理性和客观精神的{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《造房子》读后感3篇,供大家参考。

2023年《造房子》读后感3篇

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

  这几天看王澍的《造房子》,才看了开头一部分,但忽然意识到,人的思维方式和层次确实可以有多种可能性。

  由于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固有的心理倾向,大多数人是相对缺乏理性和客观精神的 { 注 }。

  因此一些非常优秀的人,就是因为能够以理性思考、独立判断,来代替感性的认知,避免人类典型的认知缺陷,这中间典型的例子有,查理·芒格、Peter Thiel 和 Elon Musk 等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学习如何掌握并运用理性精神,可能是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。那是不是意味着感性认知就没什么价值呢?

  感性或许有其缺陷的一面,但如果能够有效的引导,避免感性的认知缺陷,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融合理性认知,就有可能达到一种人文与理性的融合,一种智慧、儒或禅的状态,这是王澍在随笔《造房子》中提到的观点:

  - 面对世界的态度,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。

  - 不要先想,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,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。

  这种人文与理性融合的状态,典型的有乔布斯,以及 Pixar 艾德文·卡特姆。例如,乔布斯一方面当然注重技术、市场营销、公司运作和管理等理性的方法,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注重对于审美、精神追求、人性的值得信任等人文精神。

  当然了,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,例如 Elon Musk 虽然以理性思考著称,但他在探索火星、扩展人类文明的计划中,肯定也有英雄主义、冒险精神的人文情怀在里面。

  一般意义上,我们可以将「理性精神」理解为是方法论,而「人文精神」或许可以成为方法论背后更深层的精神动力。

《造房子》读后感2

  建筑不单是几座宫殿,几根柱子,几个雕花,它蕴含了自己民族的文化,信仰和传承。

  建筑或多或少会有地域特色,如北京的“四合院”;湖南的“吊脚楼”;陕北的“窑洞”等等。也或多或少会有时代的影子,比如宋代的“亭榭斗尖”的伞架结构;或如明代大同的九龙壁;而到了清朝建筑多以雄伟宏大居多。

  从建筑结构展示当代传统文化之美,宋代多山水画,故所建多古朴雅韵,纤巧秀丽。许说是黑白泼墨画卷,脱却儒冠着羽衣,青山绿水浩然归,依山傍水枕梦西河,这也是宋朝重文轻武的一种体现,造房子也是造自己的小小世界,是自己对世界的诸多向往与期许。

  现代建筑文化很多反其道而行之,去其糟粕取其精华,生搬硬套国外的建筑形式,有其型而无其神,更有甚者成了“四不像”这本身就失去了建筑的意义。没有了地域特色,没有了时代气息,没有了建筑的背景和文化,树立了太多的“崇洋”复制品。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,有各民族地域独有的传承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像日本的奈良东大寺,大佛殿,京都大德寺,大仙院等,我们抛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,却被别人借鉴,值得我们深思。

  “如今的我们缺乏自信,也缺乏创新,缺乏对历史的思考,缺乏推陈出新的灵感,我们变得*庸和烦躁,保持一颗*淡的心,留住历史,留住传承。

推荐访问:读后感 房子 《造房子》读后感3篇 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 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500字 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00字 《造房子》读后感150字